首页 > 教育教学 > 正文

解编之意 悟作之心 育生之能——新课程理念下的聋校语文阅读教学浅谈
2016-04-18 16:30:00   来源:   点击:

作者:常建文
摘要:新课程理念下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展开,笔者经过实践,认为在理解编者意图的前提下,洞悉作者用心,培养学生写作技能,最终培养学生“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”。
关键词:新课程 聋校 语文阅读教学
一、悉心领悟,理解编者编意图是前提。
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,首先要理解编者的意图。一篇阅读课文,编者为什么要放在这一册,放在这一册,为什么放在第一单元而不放在第三单元,所有这些,编者均有其用意。深入的研读文本,必须弄懂弄通编者的编写意图,准确地把握编者的编写用意,正确的掌握这一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,综合了解这一篇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用途,显得尤为重要;准确地把握编者的编写用意,才能正确地确定一节课的目标定位,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,形成何种能力,培养什么样的感情,“取法乎上,放得之中”。教者只有认真细致地研读文本,和编者“进行心与心的对话”,解读文本当知编者用心之良苦。相反,不去了解和深究,或者把握得不够,要不“南辕北辙”,要不“以己沼沼,使人昏昏”,教学目标的达成可想而知。如笔者在听一位教师上《这是我应该做的》一课时,教者运用演示的方法,让一位学生表演不小心摔倒,另一名学生看到了,就马上跑过去把他扶起来。可是,当那名学生表演摔倒时,其余观看的学生竟然全都笑了起来。然而教者并没有抓住这一难得的情感取向的教育机会,而是继续往下讲解课文。其实,当学生表演摔倒时,教者就应当让画面定格,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:如果你摔倒了,你疼不疼?你看到了,有没有想到他摔倒了,爬不起来,需要得到你的帮助等等。看到别人在痛苦,你的心情应该怎样?引导学生去产生同情弱者的情感,培养学生那种从心底而生的关爱他人的仁义之情和广博的爱心。这才是主要的和关键的。因为单纯地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,显然缺乏内心的情感支撑,这种“乐于助人”也是不会长久根植的,而这种情感支撑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必须大力提倡和弘扬的。“学生看到表演会笑”,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学生表演的比较滑稽可笑,但老师没能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纠正,就成为我们教育者的失职。最大限度地走近作者,掌握编者的准确用意,才能体会到编者的“用心良苦”,从而正确地实施教育教学。
二、吟诵咀嚼,洞悉作者用心是关键。
古人云:“文以叙志”。一篇文章,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和表达的意向,需要教者首先进行深挖和体会。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,我每新教一篇课文,必须自己首先读五遍以上。特别是有些感情真挚,感动读者的文章,自己常读得泪流满面,几度中断,无法自抑。在这方面,教师应该做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和纽带。有的文章,作者直接直叙胸意,慷慨激昂;有的作品,作者是含义深远,曲折隐晦;还有的作品,作者则是平淡清俊,波澜不惊……教者要通过自己的设计和指导,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,让学生在教师塑造的情景中去感知和体会。此间,教师适时、适度地点拨、提问;学生间紧张有序地讨论、探究,就会带领师生尽可能近的去接近作者,接近作者的心灵和思想。当然,颇有趣味的是,倘若再加上有关作者的一些轶事趣闻,时代背景等;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文风和性格,还能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,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,谙知“文如其人”的真谛。在课堂教学中,笔者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,抓住文本中的相关要素,通过课堂设疑、分组讨论,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,感悟到情感因素所带来的震撼。比如在教《少年闰土》这篇课文时,笔者紧紧抓住“心情”促进聋生情感的激发。师:早知道闰土要来,“我”的心情怎样?生:“‘我'很高兴。”师:“我”为什么高兴呢? 生:因为他知道闰土和他年纪相仿。生:因为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。生:因为我多了一个朋友。生:因为我能从闰土那听到许多稀奇的事情。师:那课文中是怎样表现我盼望他来的心情的呢?生:“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……”从“日日盼望”中可以体会。生:“好容易到了年末,……我便飞跑地去看。”从“好容易”和“飞跑地”中可以看出。师:那我们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时,要把这几个词突出来。另外,再通过老师深沉的表情、缓慢的手势,聋生的情感随着语言文字在一步一步地和少年的“我”相重叠、相沟通,学生也就更加容易理解文本的中心,对旧社会的“恨”和对少年的“我”的同情等等情感价值就自然生成。
三、以教导学,形成学生能力是目的。
叶圣陶先生说过,“教就是为了不教”。诚然,语文教学体现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。学生学习一篇课文,它必定要让学生在知识、能力、情感等方面获得提高、培养和熏陶。教者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够,就必然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无所适从,抄抄老教案,布置一下作业,虽知“如何做”,却不知“为何这么做”,说不出个“之所以然”来。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三维的,甚至有时还是多维的。从字词的认识、书写、理解、运用,到课文的阅读、理解、分析,再到文章的结构、特点、方法,最后还要辅导学生写作。一篇阅读文科的讲授,是个内容丰富、结构复杂的工程,需要教者用心体会、耐心讲授、潜心研旧。当你在品味一篇课文的时候,要像在喝一杯香茗,当需推敲、玩味。在有所思、有所得时,抑或片面或一隅,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甚至是兴奋的,因为你的发现会让学生受到不一样的收获。我想,这就是语文教师的幸福和快乐所在,亦是职责所在。例如在教学第七册《8.大熊猫》一篇课文时,教者根据课文内容,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,描写一个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样子。要让学生会写,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法——即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大熊猫的样子的。那么,教者就要认真仔细的研读文本,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。先写什么,再写什么,接着写什么,最后写什么等等;或者作者先总写,再分写,最后再总写。总之,剖析课文的写作结构,把握文本的书写顺序,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,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。学生按照作者的写法去进行练笔,必然解决和“如何写”、“如何写具体、生动”的要求,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本文来源(泰兴特校)

Copyright(c) 2016 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主办
地址:泰兴市南二环 电话:0523- 邮箱: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